前几天推荐了一篇文章,其中提到的关于“性格、爱好”和“聪明、勤奋”的一些观点,个人觉得很有道理。不过有网友也提出一点异议,于是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,主要关于“价值创造”和“快乐、幸福”,我的观点如下:
所谓的价值创造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实现的人生目的,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,自己的快乐幸福更重要。
价值创造,就是人通过生产活动对社会发展做出促进的贡献。我们小时候都接受这样的教育:“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”,这样教育出发点是正确的,因为社会需要创造价值的人,越多越好。不过对于每个人个体来说,这样的教育可能会造成对人生的误解。社会是人在推动发展的,但不是所有人都在推动,其实只要一小部分人的努力就能有足够的能量推动了,大部分人是在消费(也可理解为消耗,但不是贬义)社会的能量。这大部分人不创造价值,有的是因为没有能力,有的是因为没有意愿,这些都无可厚非,但因为有着一个群体观念:创造价值才是成功,于是有的人总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,这就错了。人生在世,生命短暂,不应该对自己要求苛刻,只要能每天坦然地度过,能感觉到快乐和幸福,就足够了,也就可以说是成功了。
之所以有一部分人能为社会创造价值,是因为创造价值这件事让他们感觉到了快乐和幸福。所以,创造价值与否,跟幸福没有直接关系,跟人生成功和失败也没有直接关系。嗯,所以,成功啊、失败啊神马的,都是浮云啊。
另外再联想到关于勤奋的问题,同样的,我认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卧薪尝胆、头悬梁锥刺股,甚至任何人都不应该这么做。这些行为导致的结果虽然可能有价值的创造,但其实带来了大量的痛苦和折磨,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。这些并不是勤奋,而是被勤奋,真正的勤奋是没有痛苦的,虽然会有劳累,会有疲惫,但心里绝对是保持愉悦的。真正的勤奋源自哪里呢?
一旦人有了好的性格和强烈的爱好,就会不自觉地勤奋。并且性格和爱好往往也取决于天赋。
所以说,勤奋也是天生的。当然,勤奋也是可以培养的,因为爱好的产生也依赖于成长环境的影响。如果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在自己不喜爱的领域里奋斗,那他一定是整天劳累的,不快乐的,是悲伤的,也就等于是失败的,不管他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也枉然。如果是为自己热爱的事业,那就不一样了,他不管干多少活,只要在身体承受范围内,他都不会感到累,而即使到最后也没有什么成绩,同样还是成功的,因为他在整个人生中,每天都是充实的、快乐幸福的。
不是每个人都有爱好,所以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勤奋。不要误解我的意思,没有爱好的人也绝不可以好吃懒做,该做的事要做,要让自己和家人吃饱穿暖,物质上安逸,精神上安稳,在这个基础上,好好享受生活就可以了,别为没有成就而烦恼,你的快乐幸福就是你人生的成功。
不错~~~~生活本该如此